<address id="j771h"><strike id="j771h"><span id="j771h"></span></strike></address>

<address id="j771h"><pre id="j771h"><strike id="j771h"></strike></pre></address>
<p id="j771h"><ruby id="j771h"></ruby></p>

<output id="j771h"></output>

    <big id="j771h"><strike id="j771h"></strike></big>
    <pre id="j771h"></pre>

        <track id="j771h"><ruby id="j771h"></ruby></track><track id="j771h"></track>

          首页 > 社会 > 正文
          风云四号地面接收系统投入使用
          来源:  发布于:2018-08-10 14:23:50

          风云四号A星交付使用后,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迅速建设并投入使用风云四号地面接收系统,提高了对强对流等天气的气象预报保障能力,确保了航天发射任务的圆满成功。

          据了解,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西昌发射场地处山区,是全球十大发射场中局地气候条件最为复杂的发射场之一,强对流天气、强降水是影响发射的主要气象因素。中心高级工程师江晓华说:“特别是在雨季,为火箭寻觅一个安全的发射‘窗口’,对气象保障人员是很大考验和挑战。”

          我国新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四号A星2016年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,这个中心便开始对风云四号地面接收系统进行选址,先后考察了四川、海南两省的14个预选点,经过比对通信、环境、运用等多重因素,最后确定在西昌发射场建立风云四号地面接收系统。

          2018年5月8日,风云四号A星开始向包括我国在内的亚太地区用户正式提供数据服务。两个多月后的7月29日,距离火箭发射不足6小时,西昌发射场降水明显,雷声不断从远处传来。根据任务指挥部的要求,气象预报员利用风云四号高分辨率云图资料,准确判断出对流性云团将逐渐减弱,发射窗口可满足发射气象条件。

          最终,火箭在预定窗口时间准时点火起飞,成功将两颗北斗三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,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。“风云四号地面接收系统首次投入使用,就经受住了实战的考验。”负责系统建设的工程师张滢说。

          气象系统云图出图频率从以往每1小时1张提升到每5分钟1张、云图探测分辨率由1250米提高到500米、首次接收实时闪电数据资料……据介绍,风云四号地面接收系统强大的功能和突出的优势,极大地提高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对强对流等天气的保障能力,向全方位分时分段精准精确预报更进一步。(王玉磊 韩阜业)



          A级特黄又硬又粗又长视频

          <address id="j771h"><strike id="j771h"><span id="j771h"></span></strike></address>

          <address id="j771h"><pre id="j771h"><strike id="j771h"></strike></pre></address>
          <p id="j771h"><ruby id="j771h"></ruby></p>

          <output id="j771h"></output>

            <big id="j771h"><strike id="j771h"></strike></big>
            <pre id="j771h"></pre>

                <track id="j771h"><ruby id="j771h"></ruby></track><track id="j771h"></track>